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梅思繁 | 每一次翻译,都是“二次创作”

梅思繁、王欣婷 爱阅公益 2021-05-26


“爱阅童书100”入选图书作者专访


3期嘉宾

梅思繁



文 | 梅思繁 王欣婷

图 | 梅思繁 网络


近些年,童书读得多的大人和孩子很难不遇上几本梅思繁翻译的书。《小王子》、《小淘气尼古拉》、《艾特熊和赛娜鼠》等等,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当然,除了经典,还有许多第一次被翻译引进的新书,《骗子维克》、《乔纳斯与海》、《舒拉的奇遇》…… 从绘本到文学类童书,再到儿童文学最重要的理论书籍,她的翻译涉猎广泛。


不过,梅思繁把作家看作自己的第一身份,比如她入选“爱阅童书100”的《小红豆》系列,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小女孩在法国蛋糕魔法学校的成长故事。


对梅思繁来说,翻译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创作。“拿到每一本书后,都是重新用中文来诠释的过程。我对文学性,对文字的感觉在中文里的呈现是非常非常重视的。”

 

梅思繁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高三就出了书;她大学才开始学法语,研究生便能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从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系毕业。在文字和语言上,她有令人羡慕的敏感与天赋。

 

这样的天赋应该和她的父亲有一定关系,梅子涵老师在中国儿童文学届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梅思繁从小被优秀的儿童图书环绕,与它们一同成长。


从读着好书长大的孩子,到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图书送到中国孩子手里的译者和作者,在写作中梅思繁是愉悦与满足的。

 

去梅思繁的朋友圈游走一圈,你会惊于她写作之外丰富的生活。头倒立的瑜伽体式、自由潜的各项训练、北极圈里的历险、五花八门的甜点……


“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一些, 这将会是作家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梅思繁说。

 

关于《小王子》和圣·埃克苏佩里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语言,就像每个演员有自己的风格,一千个人演哈姆雷特都是不一样的。”



爱阅公益:您翻译了许多经典绘本,《小王子》也是其中之一。您的版本我个人非常喜欢。在您翻译《小王子》前,已经有不少人翻译过这本书,您为什么选择再次翻译这部经典?


梅思繁:我翻译的第一版《小王子》是因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找到了我,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当时还在巴黎大学念法国文学的博士,在翻译《小王子》之前,我已经翻译了作者的另外两本书,《风沙星辰》和《夜航》。当时也觉得很荣幸,可以翻译这样一本经典的作品。


我在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参照任何的其它版本,译完之后才翻了一下其他译者的版本。我的想法是,要在没有其它版本的影响下译书。


爱阅公益:也就是说是因为出版社约稿而翻译的《小王子》,是吗?您的版本和其它版本有哪些不同?



梅思繁:对,他们约稿的。每个译者因为本身不同的语境和知识背景,我们在诠释文本的时候也会有全然不一样的感觉。


要问我的版本有哪些不同,首先我是一个作家,作家译书跟翻译家译书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翻译首先是要有一个正确性,但语言的感觉也很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二次创作”的过程。


对我来说,拿到每一本书后,都是重新用中文来诠释的过程,这可能是我的版本跟其它版本最大的不一样。我对文学性,对文字的感觉在中文里的呈现是非常非常重视的。


爱阅公益:您在翻译的时候,是否会特别注意避免欧式汉语和不自然的翻译腔?


梅思繁:在翻译的时候,有两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元素。一个是我对原文本的尊重,第二个就是读者,我希望他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觉得语言是翻译过来的。


我翻译过一些儿童文学理论的作品,其中也包括保罗·阿扎尔的书。理论书在翻译过程当中的一大挑战是,如何让它在中文里面读起来不生涩、不难读。


回到我的两个宗旨,一个是对原文本我要尽大可能地去尊重它,呈现它的原意和原貌,包括原文的风格。第二个就是在中文里面让中文读者读起来有顺畅感,有阅读的愉快感。


爱阅公益:您在翻译的时候会遇到两者不能够兼顾的情况吗?


梅思繁:会有。《小王子》的作者不太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总的来说,它的语言在法语和欧式语言里是比较简单化的。它的句子并不那么“巴洛克”式,没有那么多堆砌的东西。


我译的另一本书《书,儿童与成人》,阿扎尔的一部儿童文学的经典理论,因为作者本身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十九世纪的比较文学的历史学家,他的语言是非常漂亮的语言,在欧式语言里面也是极其复杂的语言。


而中文相对来说语言的语法结构要简单的多。所以怎么既能够保持它的原意,又能够在中文里面读起来顺畅,确实比较难找到平衡。



面对这个问题,我有时候做的选择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切断一些句子。我把原来欧式语言里面比较长的,有很多定语的句子断开了。我认为这是找到折中点的一个方式,既保持原文的意思,又让中文读者读起来比较通顺、舒服。


爱阅公益:再回到《小王子》,您翻译的《小王子》现在也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有什么不同呢?


梅思繁:在之后出版的新版本里,比如有一个是伽利玛出版社60周年的典藏版,在这个典藏版里面收集了大量的作者当时的手记,包括小王子创作前、创作后的书信,当时的图画,小王子是怎么诞生的原始资料等。


除此之外也有其它的版本,包括图画书的版本。总的来说,我希望每一个新的版本都跟之前是不一样的。 我不希望出太多重复的公版书,这样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文字上,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每一个版本对我来说都是重新去感觉和创作原文的过程,所以每一个版本我都会重新润色。


爱阅公益:像《小王子》这类的经典书籍,出版社找新的译者重新翻译,一般是出于什么考虑?


梅思繁:翻译也不断地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新的译者和语言的感觉进入。周克希老师的版本是非常经典、非常棒的版本,但有的出版社可能希望也能呈现另外一种语言感觉。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语言,就像每个演员有自己的风格,一千个人演哈姆雷特都是不一样的。


爱阅公益:您刚才提到在翻译《小王子》之前已经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其它的书,当时为什么会翻译他的书?


梅思繁:我还在读法国文学博士的时候,天南博集约了我翻译这两本书。我认为《夜航》和《风沙星辰》都是非常值得翻译的书,国内虽然有中文版,但一直是从英语版本翻译,从来没有从法语直接译过来的,他们找我就是希望能直接从法语翻译。



这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这两本书跟《小王子》不一样,埃克苏佩里写这两本书的时候是职业飞行员,而写《小王子》时虽然仍是飞行员,但已经不是职业的了。


那个时候的飞行员和现在不一样,他们没有雷达,只有指南针,一切都要靠指南针计算。今天飞出去,有可能明天就降落不下来,每一次的飞行都有生命危险。埃克苏佩里早上把飞机开出去,下午降落下来,他是在这个情况下写的书。


所以书里面有一些非常个人化的内容,并不是那么清晰。从译者的角度来说,翻译起来并不容易。但翻译之后还是非常有收获的,我也更加深入地走进了这个作者。


爱阅公益: 您在译之前对埃克苏佩里了解多吗?


梅思繁:在翻译这两本书之前,我跟大家一样只是比较了解《小王子》,我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作为人类历史上民航第一代职业飞行员的这个背景。


这两本书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20世纪第一批民航飞行员,是怎么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开拓人类的地平线。通过飞机人们了解到,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地方我们以前没有到过。


也因为有了这些飞机,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信件,可以通过飞机送达。埃克苏佩里开的就是邮航,他的飞机里装的都是来往于欧洲和南美洲的信件。


爱阅公益:阅读《风沙星辰》和《夜航》也能更好地理解《小王子》里的内容。


梅思繁:是的。从书里能了解小王子的诞生,以及这些经历带给作者的性格构成和文字构成。埃克苏佩里血液深处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最有代表性的法式或者欧洲知识分子的人文至上、人本至上的精神,读完这两本书后都会有更清楚的理解。

 

关于翻译的其它方面


 “我觉得我是一个保持了童心的人,所以儿童的很多语言和他们特殊的敏感点我能够捕捉到。童书的翻译和成人书籍的翻译不一样,因为成人的思辨能力,成人能接受的语句,包括句子的长度等等都跟儿童是不一样的。”



爱阅公益:除了出版社约稿,您如果自己选择的话,您会选择翻译什么样的书?


梅思繁:总得来说我希望翻译比较有有趣的书。找我译书的合作方很多,我没有办法所有的书都译,所以我会选择特别的、有趣的、出类拔萃的这些童书。


我首先还是作家,我希望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而不光是很机械地把一种文字变成另一种文字,所以我希望翻译非常出色的作品。


爱阅公益:除了《小王子》,您也翻译了其它的经典。经典和新书,您会更偏重哪一方吗?


梅思繁:我没有侧重,如果合作方找我译经典的作品,我始终会很高兴。经典里有很多作品我小时候都读过,能够由我把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翻译成中文,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的宗旨还是希望译好书。


爱阅公益:如果您在法国读到一本好书,但并没有出版社跟您约稿,您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出版社吗?


梅思繁:我会推荐,但接下来是出版社考虑出不出这个书,不一定是我能够决定的了。我推荐的书有的时候出版社引进了,有的时候他们说暂时还不能引进,我觉得也没有关系,可以等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再来翻译也可以。


爱阅公益:您觉得翻译童书和成人的书有哪些不同?


梅思繁:肯定是不同的。我也碰到过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能重新翻译其他译者翻译了的作品,他们觉得内容还是不太理想。


童书翻译应该要具备特殊的能力,我们面向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就是儿童的群体。虽然很多优秀的图画书大人也可以阅读,但它们还是要考虑到儿童阅读的能力、特点、语言的习惯、语言的敏感点、儿童的笑点等等, 这些都是童书翻译特别需要注意的。


更准确地说,这应该是译者的一种状态,在翻译的时候,你要清楚地知道我的对象是儿童。


我觉得我是一个保持了童心的人,所以儿童的很多语言和他们特殊的敏感点我能够捕捉到。童书的翻译和成人书籍的翻译不一样,因为成人的思辨能力,成人能接受的语句,包括句子的长度等等都跟儿童是不一样的。


爱阅公益:除了童书本身,您也翻译了一些儿童文学的理论书籍,这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梅思繁:这两本书是儿童文学理论的双臂,一本是我刚刚提到的阿扎尔的《书,儿童与成人》,还有一本是《欢欣岁月》。这两本书当时是上海采芹人的王慧敏老师找我翻译的。



王慧敏老师是一个在儿童文学上非常有追求和等待的人,这两本书她其实很早就拿下了版权,但是之前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尤其理论书的阅读群体也小。


后来要出版这本书的时候,王老师找到了我,问我愿不愿意翻译。我当时在巴黎大学念博士,我们学校有一个研究室就叫阿扎尔研究室,因为阿扎尔在巴黎大学任过教。能够翻译这样一位法兰西学院重要的学士的作品,我当然是非常的荣幸。


阿扎尔的《书,儿童和成人》从来没有直接从法语翻译成中文,以前的台湾版是从日语编译过来的,跟原版的内容差了很多,所以王老师找到我,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欢欣岁月》我也是咬牙译出来的。一个是因为难译,二是译的时候我正在生病。在翻译《书,儿童与成人》时,我的扁桃体也发炎了。不过,最终能把两本这么重要的书用中文呈现,是一件里程性的事情。不管读者到底有多少,书成功出版就是一件让人非常欣慰的事情。


爱阅公益:像《书,儿童与成人》这样子的书,您需要花多长时间翻译?


梅思繁:阿扎尔的书我翻译了大概有三个月。我的翻译跟台湾的版本差别比较大,后来我跟编辑又不停地讨论文词之间的呈现、修改等等,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爱阅公益: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您遇到不知道怎么翻译的地方,会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梅思繁:首先是查字典。第二个我先生是法国人,他的文学功底非常好,我有的时候也会问他。但我在翻译文学和理论书籍,包括《夜航》的时候,我问我先生时,他会说:“哎哟,你不要来问我,这个我也读不懂,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在翻译《夜航》的过程当中,我也会去问巴黎大学的一些老师,问文学教授们是怎么理解的,对比几个大家不同的观点后,我采用我觉得最合适的。


我们不是作者本人,不太确定他表达的意思的情况肯定会有。还有的时候,一种表达太特殊了,太法语了,只能在法语里表达,我不知道在中文里面怎么表达。这个时候我会看看英语版是怎么翻译的,我也懂意大利语,会看看意大利语的翻译,最后做一个选择。


我同时会跟编辑说,这个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案,你们如果觉得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我们再讨论。


爱阅公益:您大学才开始学法语,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非常厉害。您觉得自己是个特别有语言天赋的人吗?


梅思繁:大部分法国人都不相信我是大学才开始学法语的,他们觉得我就是在法国生的。但我不能说我是语言天才,我绝对不是,因为我知道语言天才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有一个很有名的翻译芬兰语的法国翻译家,他通十几种不同的欧洲语言,那是语言天才,我肯定不是。


我觉得我学语言比50%的人是会稍微容易一些,50%的人,都达不到70%的人。我在学语言的时候也比较用心,我确实花了不少力气。我是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就会用心去做的人 。

 

爱阅公益:国内在引进外文书籍时,有的时候会做一些本土化的修改,包括把人名变成中文的人名,您怎么看待这种选择?


梅思繁:我觉得本土化要有一个度,我也碰到法国名字完全变成中文名字的情况。从译者的角度,我觉得还是要有个度,我不希望改得太过汉化,因为这个书本来是法国人写的,或者是意大利人写的。


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让中文的儿童或者成人读者读起来觉得舒服、顺畅,但同时还是要保留原作者的风格,那个意大利的色彩、法国的色彩,或者德国的色彩。如果以前的色彩全都消失了,为什么还要买他的书呢?


当然,我很理解在出版的过程当中,编辑和出版方会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我交稿时会说,这是我完成的稿件,我们接下来可以讨论怎么样把文本做到更理想的状态,这是由译者和出版方双方来协调、努力能够达到的效果。


爱阅公益:您觉得现在中国的童书翻译面临的最大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以及需要进步的方面有哪些?


梅思繁:首先,非常谦虚地说,我无法提出大的意见。如果说有什么需要进步的地方,可能是还是需要更加专业化。


比如说在文字的呈现上,它是不是适合儿童来读文字的,它是否贴近原文,同时在中文里流畅、好读。


我说的专业需要好的译者和好的编辑一起抓到图书的点。有的时候书的点不是那么容易抓的,尤其是有一些图画书的文字非常少。


比如我近期译了一本书,译完后,我既比较高兴又有一点担忧。比较高兴的是这么欧式的书现在也引进进来了,担心的是编辑能不能抓到这个点,了解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爱阅公益:您刚才常提到自己是作家,翻译这件事带给您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是什么?


梅思繁:我觉得翻译给我带来最大的快乐和满足,是通过我的工作,我可以将原文里非常精彩的内容让中文读者也可以用中文欣赏。

 

关于《小红豆》系列


“核心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经历。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领和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后,从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儿童英雄’的。”

《小红豆》系列,图片源自网络


爱阅公益:能聊一聊《小红豆》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吗?为什么想到创作这样一个系列?


梅思繁:《小红豆》系列讲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和演变的过程 。这系列第一眼看上去是在讲蛋糕,其实认真读过后会知道,蛋糕只是一个背景。


核心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经历。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领和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后,从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儿童英雄”的。


《小红豆》系列,图片源自网络


怎么会想到这个写这个系列?我觉得这是很多人成年人和儿童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怎么样从很弱小的个体慢慢的变得独立和强大。


我自己是一个很喜欢烤蛋糕的人,我一直有与此相关的灵感在心里,但还需要一个契机。有一天,经过我在巴黎的家附近的蛋糕店时,我停了下来看店里的蛋糕,心想今天晚上要买哪个蛋糕带回家吃。


突然我有了这样一个灵感,一个中国的小女孩,把她放到学做蛋糕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这个系列诞生最初的初衷,一个中国小女孩,把她放到一个国际的背景,让她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她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会怎么样面对这些困难?她会如何在人群中从弱小变得强大?这些就是我站在蛋糕店前突然想到的。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开始着手进行人物的塑造,然后我有了第一本书大概的大纲,就这样子开始写起来了。


爱阅公益:您在创造小红豆的人物形象时,会把您自己的性格和曾经的经历融入到小红豆的故事里吗?


梅思繁:我觉得这是难免的。有人说有很多作家一辈子都在写自己,我尝试不要一辈子都写自己,但是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小时候的那些感觉,我们对童年的记忆,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一定会出现在作品里面。


爱阅公益:您会把这个系列定位为成长型(coming-of-age)小说吗?


梅思繁:我觉得我把它定位成一个儿童英雄的成长,这个类型在日本漫画里还挺多的。


爱阅公益:您在创作像《小红豆》这类型的儿童的文学时,文字的表达会和写成人作品时有不同的考虑吗?


梅思繁:我在整个创作的过程当中,非常清楚读者群是儿童。我会尽量抓取那些儿童敏感的点,儿童敏感的点有时候和成人不一样。儿童们会喜欢的语言风格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小红豆与浆果慕斯公主》内页


爱阅公益:虽然您说蛋糕是背景,但《小红豆》主要讲得仍是一个甜点魔法学校的故事,能聊一聊您自己烹饪的故事吗?


梅思繁:我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上海的时候很少做家务,也很少进厨房 。我刚离开上海出国的时候是不太会做饭的,因为我妈妈做饭非常好吃,所以把我的胃灌得十分娇气。离开了家以后就等于被逼上梁山,没有饭吃了,所以只能够自己学做饭。


刚刚学做饭的时候学的是西餐。虽然在法国可以买到中国的食材,但是味道,比如青菜的味道,跟上海还是不一样的。倒是做西餐比较方便,加上法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美食国度,自己本身的食材非常好,我就学做西餐了。


上研究生的时候,念书念得辛苦,压力大的时候,回到家我就倒腾做饭。然后也开始烤蛋糕,上学的时候买不起蛋糕,但又嘴馋,只能自己做。


刚刚烤蛋糕的时候我已经认识我先生了,那时候他一回到家就非常害怕,因为如果我烤烂了一个蛋糕,一定会让他吃。


我烤蛋糕的学习过程跟小红豆的学习过程是一样的,一开始磕磕碰碰、很不成形、一塌糊涂。但我是一个什么事情想要做,就会下决心去做的人,我就非要把这个蛋糕烤漂亮,烤到漂亮为止。


爱阅公益:您自己最喜欢吃的蛋糕是哪一种?


梅思繁:我喜欢吃有草莓的蛋糕,草莓塔、草莓慕斯蛋糕这些,或者有浆果的也喜欢,都是女孩子喜欢吃的。

 

关于父亲和母亲


“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来自于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也教给我对人生的宽阔的东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她就经常鼓励我要去看天下。”



爱阅公益:在《女儿的故事》和《爸爸的故事》两本书的里,已有许多关于您的家庭和成长的叙述,请您再谈谈父亲梅子涵老师和母亲对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梅思繁:我的爸爸妈妈跟很多的其他家庭一样,他们两个人是中国式家庭里典型的父亲和母亲不同的角色。


我的爸爸给了我很多人生大的方向和坐标,比如说对阅读的喜欢,对文字的敏锐,对文学的爱好和激情。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来自于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给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质感,比如说对吃东西的热情和追求,比如说对审美和颜色的敏感以及穿衣服的搭配, 那是我妈妈教给我的。


我的妈妈也教给我对人生的宽阔的东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她就经常鼓励我要去看天下。



爱阅公益:关于儿童文学的问题,您会跟父亲讨论吗?


梅思繁:我会跟他讨论,会听一些他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不一定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致,但是我始终觉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我写完新书也会给爸爸妈妈看,但也不是所有的书我都会给他们看,例如《爸爸的故事》我没有给爸爸看,编辑也问了他要不要看,他说他不要看。爸爸是出版后才看的书。


我现在正在写的新书,我同时给了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看,他们两个人给我的意见是不一样的,但对我来说都很有帮助。


爱阅公益:《爸爸的故事》这本书跟《女儿的故事》出版相隔20年吧。为什么会出《女儿的故事》这本书?


梅思繁: 对,相隔20年。一方面是编辑方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但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后来我们就聊到这样一个选题和想法,女儿的故事在20年以后以什么样方式给他另一种面貌的呈现,一种文学和血液上的延续和传承。


我考虑过后,觉得可以20年以后以女儿的角度重新来讲一个爸爸的故事,《女儿的故事》里面的女儿成为成年人后,再描绘记忆里经历过的父亲的形象。这件事情我无论是从作家的角度,还是小说或是个人情感的角度,都非常愿意去做。所以就决定来写一个爸爸的故事。


爱阅公益:这本书很感人,好多地方我都看哭了。


梅思繁:很多人读了以后,觉得这本书触及到了他们心里面共同的对父亲这个形象的记忆和感触吧。

 

关于求学和法国生活


“那次旅行我们不仅去了法国,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其它的国家,那些地方我都觉得很好,但是让我一见钟情的是巴黎。”



爱阅公益:在《女儿的故事》这本书里,您提到大二那年的暑假,父亲带着一家人去法国旅行。在那之后,您坚定地选择了去法国留学。在这之前,您有过去法国留学的想法吗?如果那次旅行去的是美国、英国或其它国家,您日后追寻的道路会有所不同吗?


梅思繁:以前是爸爸希望我出国,他可能希望我去英语国家,去美国留学吧。我在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对未来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具体想要做什么事情。


后来有了这样一个机缘,我之前没去过法国,也没出过国。那次旅行我们不仅去了法国,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其它的国家,那些地方我都觉得很好,但是让我一见钟情的是巴黎。


如果你要问我,如果我当时去的是美国、英国,或者其它国家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不知道,我无法倒回来去想。按照我我现在的经历,我觉得我一定不合适待在美国。但这是这些年的留法经验之后,我知道美国不合适我。


我只能说,人生的路一步一步一个机缘,你遇上了什么,你当时做了什么决定,会决定你现在是什么样子。


爱阅公益:在去法国前,对法国文学比其它国家的文学了解得更多吗?


梅思繁:有更多的了解,当时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的戏剧文学,在戏剧文学里我们学的最多的就是法国人的古典戏剧。


确实是了解法国文学,但是了解依然是模糊化的、不清晰的,只要你没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始终没有拥抱过的感觉。只有踏上了土地,看到城市以后,你才会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吸引我,我就要去那里。


爱阅公益:您觉得现在法国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梅思繁: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始终会有各种各样不满意的地方,但在法国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你是个有很多兴趣爱好的人,你不需要有很多钱,就能走入各种各样不同的世界。 


你拥有走入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和其它兴趣爱好的权利,你想要看摇滚乐、古典乐、大的流派、小的流派,全都有。这些是法国有优势和魅力的地方。


法国也很自由,它鼓励精神上的自由,这也是欧洲国家共通的一个东西。


爱阅公益:您有很多兴趣爱好,潜水、瑜伽、跑步等等,这些也是到了法国以后才有更深入的接触的?


梅思繁:对的,这是法国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的文化特点,工作不是生活唯一的核心。当然,这跟他们的社会制度和工作时长也有关系,他们每天只用工作七小时。


欧洲国家都非常鼓励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一方面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平衡,另一方面你因为兴趣爱好而心情愉悦、舒畅,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也是我很赞同的生活哲理。


在不同的兴趣爱好中,你会发现自己各种各样的特点以及隐藏的潜力和弱点,这些东西可能是在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发现的。


比如说我在学潜水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个方向感非常差的人。在陆地上的时候方向感差还不要紧,在水里你不能方向感差,我们潜水的时候要跟着一根绳子下去,我永远都没有办法靠近那根绳子,我游着游着就不知道游到哪里去了。



克服这个生活中没有发现的弱点的过程,对我的性格、自我认识和人格来说,都起到了完善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活动对我的创作也会有新的启发和灵感。我现在写一个历险的系列,就跟我自己的旅行和生活当中的这些兴趣爱好都有关系 。


爱阅公益:您在这些活动中遇到困难,发现自己的弱点时,不会想就不做这件事情了吗?


梅思繁:我不是所有运动都会去做,我跑步、瑜伽、潜水,主要还是因为我喜欢它们。但是我喜欢不代表我擅长,我真的擅长的事情,可能就是写作和翻译。


我在泰国学潜水的时候,我的潜水老师是一个20岁的法国男孩子,他生出来就像一条鱼,只学了四个月就能下到四十米,而我连靠近那根绳子都没有办法靠近。在我在碰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是不是喜欢这个活动。如果喜欢的话,我觉得我要想办法。


这件事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做,只不过是很多人可能靠不近绳子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放弃,我还是去干我擅长的事情吧。但是现在并不是让我们下到90米,成为世界冠军。这个活动你坚持、努力一下, 克服自己的困难,用心学习,做到不差就可以了。这些兴趣爱好不是让你成为世界冠军,做到不差,就能比较自如地享受其中带来的乐趣了。它会为你打开不同的世界,也会教给你如何与弱点共存,如何生活。

 

关于创作和儿童文学


“有的时候翻译会给我创作上的灵感,有的时候创作上的写作又会给我翻译其它的文字的感觉,所以我始终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爱阅公益:您开始巴黎索邦大学的博士学习后,因对写作的追求而终止博士学业,并因此跟父亲有过争吵。您做出这个选择时,对自己最高的期待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最希望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作品?


梅思繁:很坦率地说,当时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我希望能够完成像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样的作品,但是《悲惨世界》我现在是写不出来,雨果也是60多岁才写出来的。


现在很理智地说,是不是一定要写出《悲惨世界》,这个事情也没办法说。能写出悲惨世界也需要很多的机缘和人生的经历,所以不能强求。


实际地说,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在一些年以后来看,还是觉得写得不错的,不丢人的。 这些书希望在儿童文学里也好,在成人文学里也好,都是比较特别的书,我写出了其他人没有写到的一些东西。


爱阅公益:您当时想象中自己去完成作品,并不局限于仅仅是儿童文学,也会考虑创作成人的作品?


梅思繁:对,我现在还是这个想法。我是一个不太给自己设定限制的人,成人文学、儿童文学我都可以写,但是我近期的关注点在儿童文学上。


爱阅公益:您会将自己的创作放在优先于翻译其他人作品的位置吗?


梅思繁:我觉得不会,两个东西是两样不一样的事情,是两样在并行的事情。


在翻译时,有一些可以译得快的,我会优先译,有一些书我觉得需要先放一放,沉淀一会儿,用一段时间去感受,会晚一点再译。创作方面我有了灵感后,也并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它给写出来的,它需要一个沉淀和成熟的过程。


有的时候翻译会给我创作上的灵感,有的时候创作上的写作又会给我翻译其它的文字的感觉,所以我始终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爱阅公益:您大学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生读的是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根据我的一些了解,这些年来,您不论是翻译作品,还是自己的创作,着重点都在儿童文学上。能谈谈您的这个选择吗?有父亲的影响吗?


梅思繁:我觉得是比较综合的因素,对我来说儿童文学是一个更自然和熟悉的环境。第二也跟目前国内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有关。另外也是因为我觉得在给儿童写小说和做儿童文学翻译的时候,我有很多乐趣,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的类型。


爱阅公益: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梅思繁:在这点上我跟《书,儿童与成人》的作者阿扎尔是完全一致的,我觉得它首先应该是适合儿童读的,但不应该是儿童长大以后就觉得没什么意思的书。它应该是儿童长大后,回过头再读也觉得有意思的,又能再读出成人的理解的书。这就是儿童文学的经典性。


在语言上它应该是适于儿童阅读的,符合儿童的心态的,儿童喜欢的书。 在叙述和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作家本身的童心。我觉得这样的作品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爱阅公益:能列举几个您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吗?


梅思繁:我很喜欢《木偶奇遇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骑鹅旅行记》。我自己译过的《小淘气尼古拉》我也很喜欢,但是《小淘气尼古拉》是一部非常法式的作品,所以可能在中文的呈现上会让大家觉得有一点文化隔阂。



爱阅公益:您对中国的儿童阅读有什么建议吗?


梅思繁:我觉得在儿童阅读里,家长和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成年人需要懂得怎么样为儿童选好书。儿童有没有一个能把好书送到他们手里的成年人,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儿童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鉴别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选择能力,所以他读什么书,实际上直接取决于成年人的鉴别能力、阅读欣赏能力。


我觉得儿童的阅读应该像我和我先生小时候那样,那些优秀的读物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手里面。你是被那些优秀的书籍,连环画也好,图画书也好环绕着成长的。这样长大的小孩,他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都不太会差。


爱阅公益:您自己未来的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梅思繁:我现在在写一个儿童的历险小说,我的目标是写出一套比较有趣的,有抓人情节的,会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的书。


中文的儿童历险小说不多,我希望我的小说里会有中国文化的根基,但融入现代的诠释。我虽然不生活在中国,但我觉得中国文化里有一些非常有潜力,非常吸引儿童,完全不输给外国童话和幻想小说的元素值得开发,比如神话等等。


爱阅公益:这方面创作需要做比较多的研究吧。


梅思繁:这一系列的每一部小说,都有大量的研究在里面。这个探险系列牵涉到地理、历史、人文,所以每一本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


爱阅公益:您能同时做好多事情,翻译、创作、生活中不同的兴趣……


梅思繁:时间是需要安排的,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一些, 这将会是作家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END—


梅思繁作品《小红豆与浆果慕斯公主》入选

第一届 爱阅童书100 中年级-文学类


了解更多第一届爱阅童书100⬇️

·完整书单·

低年级30本

中年级35本

高年级35本

教师书单


千所小学图书捐赠计划

           


100本图书,100分成长


爱阅公益希望能够通过爱阅童书100书盒的捐赠,联合捐赠方、需求方、公益机构,让捐赠资源与需求更好的匹配,带动资源匮乏地区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好书及时与孩子相遇。

 

“爱阅童书100”捐赠书盒内含:评选出来的100本年度童书和10本教师图书。


千所小学图书捐赠计划将以申请推荐两种形式推进,整个计划80%的捐赠指标会倾向于资源匮乏地区的乡村小学。


专注儿童阅读推广、聚焦改善儿童阅读环境的非营利组织可在爱阅公益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官网和合作机构的平台上,通过填写表格为自己的项目学校进行申请。


爱阅公益同时与乡村教育工作者赋能培训、专注乡村小学支教的公益机构和爱阅乡村儿童阅读资助项目合作,由合作机构推荐的学校将直接获得书盒捐赠。


申请主体


‍‍‍1、专注儿童阅读推广、聚焦改善儿童阅读环境的非营利组织;

2、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且机构注册成立1年以上;

3、填写真实有效的《爱阅童书100书盒申请表》;

4、承诺配合项目收集书盒有效使用的反馈信息,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


请确保书盒使用的学校符合下面描述的标准


1、在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上,有强烈的意愿、真实可行的计划或行动;

2、有专人负责图书的管理;

3、有固定的场地设立图书角或者图书馆且经常开放;

4、承诺反馈书盒使用情况和对书盒内图书的真实评价。

5、以下条件满足其一:

①没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但在当年是贵机构的项目服务对象;

②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人均不足两本(有效图书数量/年服务儿童数量);

③图书充足且阅读推广活动丰富有效,但两年内没有更新童书;


申请方式


·扫描二维码可在线填写申请表;



 《爱阅童书100》一键购买专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